人民怀念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日子
2015年的全民创新创业潮,已不知不觉走完八年,造概念、贴标签、创需求、捧明星、吹估值······尽管这段进程有泡沫、有水分、有质疑、甚至有批判,但抛开承蒙祖荫的企三代和根正苗红的接班人,双创八年,确实造就了一批可以改变未来商业格局的时代强鹰。如今不良舆论吞噬着企业家的荣誉感、创业者的使命感、商人的价值感,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冰点时,人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那也曾是最好的时代。从全民狂欢到偃旗息鼓,多少被捧上神坛的人跌入低谷,又有多少被掌声褒奖的人隐入尘烟。中关村创业街毫无疑问,这是继改革开放、92南巡、加入WTO之后,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四次创业浪潮。开放的政策和舆论,极大地释放了优质人才进入商业创新的动力,在这样一个传统桎梏严重的思想体系下,让创业者从此不再是贬义代名词,“创业就是为了挣钱”的观念,开始大大方方地被抬上桌面。云计算、物联网、3D打印、大数据、020、移动支付、个性定制等新技术加快实现产业化和经济结构转换;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等生产方式迎来巨大且深刻的变革,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了更加公平的机会和通畅的上升通道;信息技术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,推动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历史进程。天空中是腾讯、阿里、百度、京东、的诸侯争霸楼顶上是万科、绿地、恒大、融创、龙湖的此消彼长房间内是美团、新浪、携程、字节、贝壳的攻城略地看台前是联想、华为、复星、美的、正威的谈笑风生无数年轻的创客顶礼膜拜着伟大的时代,为自己编织着花团锦簇的创业梦想,市场靠着这股东风,将高增速的经济硬生生延长了五年,给普通人留下的机会,至少在明面上看起来,又多了一些。陈可辛的《中国合伙人》成为那时最励志的创业电影,循环播放在各种创业大赛、创业协会、极客沙龙、KAB论坛的路演现场,到处都是为梦想创业的呼声。以至于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的公务员模拟考题,都以此为命题背景。《中国合伙人》剧照一石激起千层浪,仿佛一夜之间,孵化器和创客工厂就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,各种产业示范基地、产业孵化园区拔地而起,尽管最后都变成了办公租赁场所,但那时候所有人嘴里都是产业、生态、创新、体系、变革、升级这样的大词。220米的中关村创业街,南头有浓荫蔽日的大槐树,路中间是集装箱改造的休憩区和各种舒适的座椅,北头有硕大的花钵鲜花盛开,街道两侧楼上的阳台上也摆满一排排鲜花,店门口到处都是出来透气、打电话的年轻人。怀着梦想的创客循着咖啡的香味来这里逐梦,在他们眼里,这里就是硅谷的沙丘路。中关村北大创业训练营、车库咖啡、3W咖啡、Binggo咖啡、飞马旅、36氪、氪空间、言几又、创业家、联想之星、JD+智能奶茶馆、创业黑马、等45家创业服务机构热钱涌动,短短五年孵化出3451个创业团队、获得融资团队1181家、总融资额731亿元人民币、诞生10余个独角兽·····中国青年报说,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南大门往里走,短短200多米的路程,就能让一个创业者迅速膨胀起来,“进去的时候,心里估值是200万元,兜了一圈,各种创业咖啡喝喝、投资人聊聊,200米逛完出来,心里估值就1个亿了”。企业高管离职创业、政府官员挂职创业、高校老师带队创业、农民工返乡创业、大学生辍学创业······各种创业大赛掩盖了成绩和技能带来的荣誉感,仿佛那几年,只有创业者才配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。那时候学妹眼中的优秀学长和丈母娘眼中的优秀女婿,是穿上帅气的西装、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,每天奔走于各种路演现场的创业青年。01、青年创客2015年,九尾科技的王锐旭是最耀眼的创业明星,公司旗下的兼职猫、招聘猫、云校招Live和鹿用SaaS等知名产品,在人力资源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、粤港澳青年人才数字化建设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那一年,他同陈道明、姚明等代表一起出席论坛,与总理面对面谈大学生创业,握手的那一瞬间,如同一团熊熊烈火,掀起90后的创业热潮。王锐旭这位1990年出生的潮汕小伙,从一个网瘾问题少年补录到普通本科,庸庸碌碌的日子里,潮汕人骨子里的折腾劲儿,促使他不安分的灵魂开始逐渐显现,兼职做保安、摆地摊、甚至给野生模特当经纪人······一次又一次惨痛的兼职经历,让他自己对创业有了朴素又宏大的志向——改变中国劳动力市场。创二代出身的他,亲眼目睹了父亲在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热潮中如何顺势而兴,又在濒临破产时如何逆势而行,作为在双创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无数个年轻创客的缩影。如今的他再也不用借钱买西装参加活动了,未来的路有多远?或许比远方更遥远,又或许,一直都在脚下。孙宇晨2015年,锐波CEO孙宇晨和90后知名自媒体人同道大叔合作推出第一款90后语音实时社交产品——陪我APP,成为继微博、陌陌之后国内社交第三极,入围福布斯中国U30榜单,成为湖畔大学首期35位学员之一,另一块社交金融业务与上海华瑞银行合作,开启了中国主流银行拥抱分布式清算协议的先河,极大的促进了智慧银行的发展。顶着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、北大学士的光环,这位90年出生的西北小伙,在金融、学术、产业、互联网、文学等若干个领域风生水起,辗转腾挪间,竟成为巴菲特午餐历史上最年轻、最高价的成功竞拍者。虽然后来折戟数字货币修罗场,毫不意外的遭遇墙倒众人推,旁观者试图用轻飘飘的一句“家庭背景强大”抹去他一路以来的所有拼搏和努力,他们却忘了这是一个能在一年内考上北大的天才少年,看似顺风顺水的人生,不过是因为在最好的时机里抓住了一切能抓住的机会。2015年,不仅是顶着名校光环的青年创客受到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青睐,时代以巨大的包容心无差别的对待每一个敢于逐梦的人。毕业于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的聂云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,他将自己在小巷子里的一家饮品店更名为喜茶,并接连在广州和深圳开了分店,次年获得IDG资本的一亿投资,六年后,以5亿美元的融资打破了中国茶饮界的融资纪录。拉面说的姚启迪、脸萌的郭列、霸蛮米粉的张天一、快看漫画陈安妮、粒子狂热的九斤、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、泡芙的马佳佳、兰若庭汉服的张静雯、宠物用pidan的马文飞、奶糖派的张成璞、扫地机器人云鲸智能的张峻彬······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,已然借着双创的东风,成长为繁荣商业的新生力量。新秀们站在聚光灯下,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前辈们坐在评委席前,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02、高净值创业者2015年,坊间称为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,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,行业的沉睡期遇到双创大时代,刚刚离开UC的何小鹏萌发了试水小鹏汽车的想法,没过多久便决定 all in 造车,重新踏入创业九死一生的苦海,拉动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阿里、GGV、经纬、IDG等,给小鹏汽车引来投资方。何小鹏踩着热流涌动的滚滚浪潮,理想、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在这一年创立,但小鹏汽车短短五年便上市敲钟,登陆纽交所,市值高达149亿美金,如今已然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销量王者。作为制造业大国,何小鹏用短短几年就填补了中国汽车制造在新能源领域的空白,得益于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历,更得益于双创时代给予行业的伟大航向。陈向东2015年,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的跟谁学A轮融资5000万美元,刷新了中国创业公司A轮融资纪录,130多位核心员工跟投900万美元,一举打破当时最大规模的员工认购计划,获得“福布斯2015中国成长最快科技公司”称号,收到《人民日报》、《经济半小时》、《对话》、《央广网》等媒体多次报道。关于陈向东从新东方离职创办跟谁学的个中缘由,以及外界猜测他与俞敏洪的恩恩怨怨,陈向东在日后的采访中用一句话来总结“创业是一场别样的人生体验”。可见当时的环境已经好到,足以让一个位高权重的企业高管愿意不顾一切地奔赴创业修罗场。唐彬森2015年,曾在腾讯推广开心农场业务的唐彬森将自研游戏clash of kings推广至北美市场,一边以北京市小企业创业导师的身份游走于各大创客工厂,一边拉着几个好友成立了元气森林研发中心,逐步推出果茶、燃茶、气泡水,接连创造出好几个爆品。随后的几年里,618、双11等购物节中,元气森林都牢牢霸榜饮品类销量第一,搭着新国货的顺风车,一次又一次刷新饮料品牌的排行榜单。唐彬森左手抓着产业互联网,右手牵着女人盘子坊,嘴里还叼着元气森林的白色瓶子,根本不存在隔行如隔山的创业魔咒,在那样好的时代里,没有什么不能被打破。如果说年轻人在靠梦想和激情创业,那么拼多多的黄铮、新氧医美的金星、小牛电动的李一男、虎牙直播的李学凌、摩拜的胡玮炜、马上消费的赵国庆、悟空保的陈志华、涂鸦科技的王学集······这些企业高管离职创业的鲜活案例,则为第四波中国经济的繁荣浪潮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。他们衣食无忧,甚至财务自由,拥有丰富的经验、人脉、资源、渠道,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风生水起,但都在这一年,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离职创业。03、孤勇者年轻的孤勇者很多都稚气未脱,像当年响应“上山下乡、三线建设”等政策那样,这群普遍受过良好教育、希望拥有更多元化的未来、敢在媒体上公开承认自己站在阳光下的创客们,还未离开校园就踏入一个陌生又血腥的商业江湖,用知识和热血,像前辈们那样一点点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转换。草根创业者实用主义者和既得利益者总是嘲笑创业者的无知和短视,反对全民创业的呼声从未停止过,毕竟创业不是一个idea、一个BP,而是脚踏实地、人不人鬼不鬼地走完那条少有人走的路。不被命运偏爱的那群人,对此深有感悟,有些已步入不惑之年,大部分也进入而立之年,面对越来越小的容错空间,如今他们形成默契,对往事绝口不提。除了极少部分依然活跃在商业舞台上,大部分要么早已混迹市井,背负着巨额债务,在写字楼里像零部件一样应付着老板和下属的双重摧残;要么不断跌倒、不断重来,在一个又一个失败的项目中重新寻找成功的可能性,美其名曰“连续创业者”。他们到底在自己开拓出的那条路上走了多远?又或者是,根本就走在另外一条路上。结束语与当年商场林立、食肆密集、车水马龙的盛况相比,如今的中关村创业街人潮不再涌动,西二旗逐渐冷清,咖啡里没有了热气,年轻人眼里没有了热血,当年跑赢的黑马要么搬离,要么解散,炙手的资本蜷缩在角落里,不敢让人看到。考编和考研青年身上,看不到一丝八年前学长学姐们的活力,没有人再劝年轻人逐梦,转而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诫他们,找个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。完成资源积累的企业高管们,宁可在职业瓶颈期选择一个规模更小的企业去继续晃悠,也没有了八年前那种不顾一切去勇敢地追求财富梦的魄力和情怀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浪潮里既充满了“中国式”悲壮,也孕育了“数字化”萌芽。很难说决策本身的对与错,但那种年轻人身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机、万象更新的蓬勃景象,以及商业浮世绘中百花齐放的繁盛健壮,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只会停留在经历过的人酒足饭饱的谈笑中。八年过去了,媒体虽然在极力宣称,我们仍然愿意乐观地看待这片沃土,在一个不如从前那么喧闹的市场,真正努力并创造价值的创新者,一定会有更好的机会。但我问起一个坚持创业十年的老朋友,面对今天这样的状态,你有什么想说的吗?非必要不创业,他说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